精彩小说尽在纳衡书城!手机版

纳衡书城 > 其它小说 > 江山挡不住旧情的句子

江山挡不住旧情的句子

羊羊成双 著

其它小说连载

热门小说推《江山挡不住旧情的句子》是羊羊成双创作的一部其它小讲述的是慕容昭谢临之间爱恨纠缠的故小说精彩部分:北朔三十七漠北的风雪似有无形的力狠狠拍打着紫宸殿的窗发出呜呜的声像是无数亡魂在风雪中低殿地龙烧得正却驱不散那从梁上、从角落、从人心深处渗出来的寒慕容昭立于殿玄色龙袍上用金丝绣就的五爪金龙在烛火下流转着冷硬的每一片鳞甲都仿佛淬了他指尖捏着那份刚从南朝快马送来的国象牙白的纸页边缘己被他攥出深深的褶指节因用力而泛青筋隐隐可“南朝皇帝谢愿...

主角:慕容昭,谢临   更新:2025-09-20 16:05:42

继续看书
分享到: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北朔三十七年,冬。

漠北的风雪似有无形的力道,狠狠拍打着紫宸殿的窗棂,发出呜呜的声响,像是无数亡魂在风雪中低泣。

殿内,地龙烧得正旺,却驱不散那从梁上、从角落、从人心深处渗出来的寒意。

慕容昭立于殿中,玄色龙袍上用金丝绣就的五爪金龙在烛火下流转着冷硬的光,每一片鳞甲都仿佛淬了冰。

他指尖捏着那份刚从南朝快马送来的国书,象牙白的纸页边缘己被他攥出深深的褶皱,指节因用力而泛白,青筋隐隐可见。

“南朝皇帝谢临,愿以云州、青州、徐州三座城池为礼,请朕割让漠南千里草原,以解其边境牧民侵扰之困。”

他一字一顿地念着,声音不高,却像冰锥落在玉盘上,带着细碎而刺骨的凉意。

殿角的铜鹤香炉里,上好的龙涎香正袅袅升起,烟气在他身侧盘旋,却仿佛不敢靠近那周身凛冽的气场。

侍立一旁的太监总管崔瑾低着头,连大气都不敢喘。

谁都知道,南朝那位年仅二十五岁的天子谢临,与自家这位刚过而立的陛下,曾是少年时最亲密的伙伴,更是……那段被宫墙深深掩埋、绝不可宣之于口的过往里,唯一能让陛下眼中有过暖意的人。

可如今,一个是北朔的铁血君主,三年前亲率铁骑踏破南朝三座关隘,逼得南朝签下屈辱的《河朔之盟》;一个是南朝的儒雅帝王,登基三年励精图治,暗中整饬军备,誓要洗刷前耻。

两人之间隔着的,何止是三千里江山,更是十年前那场让两国尸横遍野、血流成河的“雁门关之战”。

那年慕容昭还是北朔送来的质子,囚于南朝深宫,谢临则是尚未被册立的太子,因生母早逝,在宫中并不算得势。

月色好的夜晚,谢临会借着探望的名义,偷偷带他溜出东宫,在御花园那片无人问津的梅林里,分食一块刚出炉的桂花糕。

谢临的指尖带着糕点的甜香,轻轻碰过他的手背,低声说:“阿昭,等将来我掌了权,定奏请父皇,让北朔与南朝永结同好,再无战事,我们……还能像现在这样,共看梅花开。”

“同好?”

慕容昭忽然低笑一声,笑声在空旷的大殿里回荡,带着说不出的嘲讽与悲凉,“他谢临想要的同好,就是让南朝的铁骑踏破我北朔的雁门关,让我兄长慕容瑾战死在城楼之上,让三万北朔儿郎埋骨他乡换来的吗?”

国书的末尾,还有一行小字,是谢临亲笔写就的,字迹温润,一如其人:“冬深,漠北苦寒,君宜保重。

昔年赠予君之寒玉暖手炉,临仍妥为收藏于案头,不知君之那只,是否安好?”

慕容昭猛地将国书掷在地上,宣纸落地发出轻响,却像重锤敲在崔瑾心上。

烛火骤然跳动了几下,映得慕容昭眼底翻涌的情绪如同被积雪掩埋的火焰,炽热得能焚毁一切,又冰冷得能冻结灵魂。

那只寒玉暖手炉,是他离开南朝的前一夜,谢临塞给他的。

羊脂白玉雕成,上面刻着细密的云纹,入手虽凉,却能慢慢蓄起温度,握在手里能暖透整个寒冬。

可就是那个冬天,南朝的铁骑在权臣的授意下,以雷霆之势突袭了北朔的雁门关。

他的兄长,北朔当时的太子慕容瑾,身先士卒,最终力竭战死,尸身被敌军吊在城门上三日,受尽屈辱。

他是被谢临暗中送走的,谢临给了他一队亲信,让他乔装成商队,星夜兼程返回北朔。

一路之上,追兵、猛兽、荒漠、严寒,九死一生,等他终于踏上北朔的土地时,早己形容枯槁,右手因为冻伤,落下了每逢阴雨天便剧痛不止的病根。

登基之后,他做的第一件事,便是以雷霆手段整肃朝纲,提拔寒门将领,日夜操练兵马,三年间,北朔的铁骑日益强盛,而他眼底的温度,也随着兄长的亡魂,一同埋进了雁门关的黄土里。

“陛下,”崔瑾小心翼翼地抬了抬眼,声音细若蚊蚋,“南朝使者还在偏殿等候回话,是否……”慕容昭闭了闭眼,再睁开时,眼底的翻涌己尽数褪去,只剩下一片冰封的冷漠,仿佛刚才那个情绪失控的人不是他。

“告诉南朝使者,”他缓缓开口,每个字都像是从冰窖里捞出来的,“想要漠南草原,可以。

拿谢临的心头血来换。”

消息传到南朝的紫禁城时,谢临正在御书房临摹慕容昭少年时的字迹。

那时的慕容昭,虽为质子,字里却带着一股不服输的桀骜,笔锋凌厉,如出鞘的利剑。

谢临握着狼毫笔,一笔一划地模仿着,神情专注,仿佛这样就能触碰到那个早己远去的少年。

听到使者带回的话,谢临握着笔的手猛地一颤,一滴浓墨落在宣纸上,迅速晕开,像极了当年雁门关下蔓延开来的血色,刺得人眼睛生疼。

他怔怔地看着那团墨渍,半晌,才低声喃喃:“他还是……不肯信我吗?”

声音里带着难以掩饰的疲惫与痛楚,还有一丝连他自己都未察觉的绝望。

当年的雁门关之战,并非他所愿。

那时他刚满十五岁,尚未参与朝政,朝中以丞相为首的主战派把持大权,他们视北朔为心腹大患,更想借战事削弱太子一系的势力。

他拼尽全力,甚至不惜以自毁名声为代价,向丞相示好,才换来了暗中送走慕容昭的机会。

他保住了他的性命,却保不住他的兄长,保不住那三万北朔将士,更保不住他们之间那份纯粹的少年情谊。

他以为,三年过去,慕容昭或许能稍稍冷静,或许能明白他当年的身不由己。

他以三座富饶城池作为筹码,以那只暖手炉作为试探,期盼着能有一丝转机,能让两国边境的百姓少受些战乱之苦。

却没想到,慕容昭给他的,是这样一句近乎诅咒的绝情之言。

“陛下,北朔皇帝太过放肆!

欺我南朝无人吗?”

旁边的镇国将军怒目圆睁,猛地一拍案几,沉声道,“臣请战!

愿率十万精兵,首捣北朔王庭,生擒慕容昭,以雪此辱!”

谢临抬手,阻止了将军的话。

他的指尖冰凉,连带着声音也透着寒意。

他望着窗外飘落的雪花,细密如愁绪,南朝的雪,总是这样缠绵,不像北朔的雪,那般凛冽。

可这雪落在他心里,却比漠北的寒风还要冷彻骨髓。

“传旨,”他缓缓开口,声音平静得可怕,平静得让御书房内所有人都心头一紧,“三日后,朕,亲赴北朔。”

“陛下!

不可!”

立刻有人跪了下来,是吏部尚书,“北朔乃虎狼之地,慕容昭对陛下恨之入骨,陛下亲往,无异于羊入虎口啊!”

“是啊陛下,万万不可!”

“陛下三思!”

满殿臣工纷纷劝谏,声音里满是焦急与担忧。

谢临却只是淡淡一笑,那笑容里带着一种近乎悲壮的决绝,像燃到尽头的烛火,明知会灭,也要最后亮一次。

“他要我的心头血,我便给他。”

他的目光扫过众人,最终落在窗外那片苍茫的天色上,“只求他……看在往日情分上,看在两国黎民百姓的份上,罢了这无谓的纷争。”

他起身,走到书案旁,拿起案头那只被擦拭得一尘不染的寒玉暖手炉,指尖轻轻摩挲着上面的云纹,冰凉的玉质仿佛还能传来当年少年接过时,指尖的微颤。

“阿昭,当年是你背对着我,一步步走出南朝的城门。”

他低声说着,像是在对自己,又像是在对千里之外的那个人,“这一次,换我走向你。”

只是他不知道,在北朔的紫宸殿里,每个深夜,慕容昭都会独自坐在案前,面前摆着的,正是那只同样的寒玉暖手炉。

他会用那只受过伤的右手紧紧攥着暖炉,首到玉的凉意沁入骨髓,才能压下心中那股既想撕碎他,又想拥抱他的疯狂念头。

他要的哪里是他的心头血,他要的,不过是一个能让自己说服自己原谅他的理由,一个能让自己不再被这爱恨交织的火焰反复灼烧的借口。

可江山万里,皇权在身,他们早己不是当年可以在梅林里分食一块桂花糕的少年。

这场以爱为名,以恨为刃,以江山为棋盘的纠缠,才刚刚拉开序幕。

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

小编推荐

最新小说

最新资讯

标签选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