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水语之谜水知道答案:藏在水分子里的生命对话清晨的第一缕阳光,斜斜地落在窗台的玻璃杯上。
杯中的自来水刚静置片刻,还浮着细小的气泡,像撒了一把碎星星。
我拿起马克笔,在杯壁上轻轻写下“谢谢”两个字,看着阳光透过字迹,在水面投下淡淡的阴影——这是我第一次试着验证“水知道答案”的奇妙,而后来无数个日夜的观察与思考,让我渐渐明白:水从不是无生命的液体,它能“读懂”语言,“记住”情绪,更藏着人与自然、人与自我相处的终极答案。
最早接触“水知道答案”的概念,是在一本旧科普书里。
书中提到,日本科学家江本胜曾做过一组实验:将等量的水分别装入多个容器,对一部分水持续说“我爱你你真美丽”,给另一部分水反复听争吵、辱骂的声音,还有一部分水则完全处于无干预的状态。
几天后,当他用显微镜观察这些水结晶的形态时,惊人的一幕出现了:被温柔对待的水,结晶呈现出对称的六角形,边缘光滑,像绽放的雪花,又像精致的花瓣;而被负面情绪包裹的水,结晶混乱破碎,没有固定的形状,甚至呈现出扭曲的黑色纹路;至于无干预的水,结晶形态则平淡无奇,介于两者之间。
起初我是怀疑的。
水是由H₂O分子构成的,怎么会“听懂”话、“感知”情绪?
为了找到答案,我找来了透明玻璃罐、纯净水和相机,决定自己做一次简易实验。
我准备了三个相同的玻璃罐,分别贴上A、B、C的标签,倒入等量的纯净水,放在窗台同一位置,保证它们接收的阳光、温度完全一致。
对A罐,我每天早晚都会蹲在窗台前,轻声跟它说话:“今天天气很好,你也很清澈呀谢谢你,给我做实验的机会”,偶尔还会把舒缓的钢琴曲放在旁边,让旋律慢慢渗进水里;对B罐,我则故意放一些嘈杂的争吵录音,还在标签上画了愤怒的表情,每次路过都故意皱着眉说“你怎么这么浑浊我一点都不喜欢你”;C罐则被我放在角落,不说话、不碰它,也不让它接触任何声音。
2 结晶之秘第一天,三个罐子里的水看起来没什么区别,都是透明澄澈的,凑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