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纳衡书城!手机版

纳衡书城 > 都市小说 > 玄龙mr+

玄龙mr+

天工城主刘海铭 著

都市小说连载

小说叫做《玄龙mr+是作者天工城主刘海铭的小主角为翟靖远林本书精彩片段:惊蛰刚玄黄县的春风还裹着几分寒县乡村振兴局的办公室气氛却热得像蒸局长把一叠举报信拍在翟靖远桌纸页间还夹着几张照片——银匠镇的小作坊外地绿豆正被装进印着“玄黄绿豆”的包装袋;向阳镇牧家乐的后冻羊肉块上贴着“散养玄黄羊肉”的标“靖你看这事闹的!”局长揉着眉“上周刚接到消地标节组委会要在三月底来考要是让他们看见这些乱咱们想争取承办门儿都没有!”翟靖...

主角:翟靖远,林薇   更新:2025-11-04 06:14:48

继续看书
分享到: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惊蛰刚过,玄黄县的春风还裹着几分寒意,县乡村振兴局的办公室里,气氛却热得像蒸笼。

局长把一叠举报信拍在翟靖远桌上,纸页间还夹着几张照片——银匠镇的小作坊里,外地绿豆正被装进印着“玄黄绿豆”的包装袋;向阳镇牧家乐的后厨,冻羊肉块上贴着“散养玄黄羊肉”的标签。

“靖远,你看这事闹的!”

局长揉着眉心,“上周刚接到消息,地标节组委会要在三月底来考察,要是让他们看见这些乱象,咱们想争取承办权,门儿都没有!”

翟靖远拿起照片,指尖划过“玄黄地标”的字样,心里沉甸甸的。

他生在兴隆村,打小就听祖父说“玄黄的地标高,是因为祖祖辈辈守着规矩种、按着良心做”。

可如今,这规矩竟被丢得七零八落。

他抬头看向局长:“局长,这事我来牵头解决吧。

咱们成立个‘地标产业促进会’,把正经做产业的企业拢起来,再联合市场监管局查乱象,一定能在考察前把局面稳住。”

局长眼里亮了亮。

翟靖远是出了名的“实干派”,去年帮兴隆村搞小米深加工,硬是把滞销的谷子卖成了网红产品。

“行!

我这就向县府汇报,给你调人、拨经费,你放手干!”

三天后,“玄黄地标产业促进会”在县城旧粮站挂牌。

门口挂着红绸,屋里却没多少喜庆劲儿——来参会的企业代表拢共才三十多个,一半还揣着观望的心思。

兴隆小米开发公司的赵总坐在角落,叼着烟嘀咕:“成立个促进会能顶啥用?

去年我举报有人掺假,也没见动静。”

翟靖远听见了,没急着辩解,而是把举报信和照片摊在桌上:“各位都是玄黄地标产业的老底子,这些乱象要是不除,咱们的小米、羊肉、银器,早晚得被搞臭。

今天成立促进会,一是要帮大家守住地标这块招牌,二是要把九镇的产业串起来,一起借地标节的东风把生意做大。”

他顿了顿,指向墙上的九镇地图,“兴隆村的小米、合作镇的肉牛、奶泉镇的驴肉,都是好东西,可各自为战,就成不了气候。

咱们得抱团!”

赵总掐了烟,起身走到地图前:“你说抱团,怎么抱?

我这小米去年积压了两万斤,谁能帮我卖?”

“我能帮!”

门口突然传来个洪亮的声音,是云脊羊合作社的巴特尔。

他穿着蒙古袍,手里攥着个羊油饼:“俺们合作社有五百只羊,要是能和你的小米搞个‘羊肉小米粥’套餐,准能卖火!”

屋里顿时热闹起来,银匠湾的张德顺说能给小米做银器礼盒,奶泉镇的王强说可以提供驴肉酱。

翟靖远看着眼前的景象,悄悄松了口气——这团火,总算点起来了。

忙到夜里十点,促进会的人都走光了,翟靖远还在整理产业台账。

桌上的台灯昏黄,映着他眼底的红血丝。

他想起祖父翟老栓,民国时推着独轮车跑遍九镇收粮,临终前还念叨“玄黄的物产,得好好传下去”。

或许是想起了祖父,他突然想去老宅看看,找找父亲当年做农业普查时留下的资料,说不定能给现在的产业规划添点思路。

老宅在兴隆村东头,常年锁着,院里的老槐树都快把墙顶破了。

翟靖远掏出钥匙开门,灰尘扑面而来,呛得他首咳嗽。

堂屋的八仙桌上,还摆着祖父当年用的算盘,旁边堆着几个旧木箱。

他蹲下来,挨个打开箱子——有父亲的奖状,有自己小时候的课本,最后一个箱子里,竟藏着本线装书。

书皮是深蓝色的土布,边角磨得发白,上面用毛笔写着“玄黄物产记”,落款是“翟老栓民国二十八年记”。

翟靖远的心猛地一跳,小心翼翼地翻开。

第一页画着半块黑陶片,陶片上刻着模糊的纹路,像龙又像凤,旁边用小楷写着:“龙凤护田,九物共生,玄黄之基,在于此也。”

他接着往后翻,里面记的全是九镇物产的种养门道——兴隆村的小米要种在“河湾潮土”里,合作镇的肉牛得“冬喂干草夏放坡”,奶泉镇的驴肉要“慢炖三时辰才出香”。

翻到最后几页,字迹渐渐潦草,还夹着张泛黄的纸条,是祖父写给父亲的:“吾儿,此册藏着玄黄产业的根,若遇困局,可从中寻解。

切记,九镇物产,当连不独。”

翟靖远捧着书,指尖轻轻拂过祖父的字迹,眼眶突然发热。

原来祖父早就把九镇产业的门道摸透了,这“九物共生”,不就是自己想搞的“抱团发展”吗?

他正想细究陶片纹路的意思,口袋里的手机突然响了,是县府办公室的电话:“翟主任,地标节组委会明天一早就到,你赶紧来县府碰下接待流程!”

他赶紧把书揣进怀里,锁好老宅往县城赶。

夜色里,春风吹过田野,带着小米苗的清香。

翟靖远摸了摸怀里的《玄黄物产记》,心里有了底——明天的考察,不仅要让组委会看到玄黄的好物产,更要让他们看到玄黄产业的根。

第二天清晨,翟靖远提前半小时到了县府门口,手里提着个布包,里面装着《玄黄物产记》和从老宅带的一把小米。

组委会的车刚停稳,他就迎了上去,笑着说:“各位领导,欢迎来玄黄!

今天我带大家走条‘老路子’,看看咱们玄黄地标产业的根在哪儿。”

第一站是兴隆村的小米地。

马卫国老支书早就带着村民在田埂上等了,看见翟靖远,赶紧递过一把刚拔的小米苗:“这是‘兴隆1号’,祖祖辈辈种的品种,你看这根系多壮!”

组委会的人蹲下来看苗,翟靖远趁机拿出《玄黄物产记》,翻开画着陶片的那页:“各位领导,这是我祖父民国时记的册子,里面说咱们兴隆村的小米,得靠‘龙凤纹陶片’指的地才能种好。

去年秋天,我们在这片地里挖着了半块陶片,和册子上画的一模一样。”

组委会主任接过书,仔细翻了几页,又看向田里的小米苗,点头道:“玄黄的地标产业,有历史、有根基,这很难得!”

接着去合作镇的肉牛合作社,巴特尔牵着牛在门口等,看见组委会的人,就递上刚挤的牛奶:“这是俺们散养牛的奶,您尝尝,没有添加剂!”

翟靖远趁机说:“巴社长正和兴隆小米公司谈合作,要做‘牛肉小米粥’,以后游客来玄黄,既能吃牛肉,又能喝小米粥,还能带走银匠坊做的礼盒。”

组委会的人听得频频点头,主任说:“你们这‘产业链’的思路很好,地标节就需要这样有特色、有联动的产业。”

从合作镇到奶泉镇,从银匠湾到云杉镇,翟靖远带着组委会走了整整一天,每到一处,都拿出《玄黄物产记》里的记载,结合现在的产业规划讲给大家听。

夕阳西下时,考察结束,主任握着翟靖远的手说:“翟主任,玄黄的地标产业,有老底子,有新思路,承办地标节的事,我们回去后会尽快研究,大概率没问题!”

送走组委会的人,翟靖远站在县府门口,看着怀里的《玄黄物产记》,又望向九镇的方向。

春风吹过,带着远处草原的青草香、河谷的小米香、山地的药材香。

他知道,这只是开始,要让九镇物产真正实现“九物共生”,要让玄黄的地标产业真正打响名气,还有很多事要做。

但他心里有底——有祖父留下的册子,有九镇企业的抱团,有全县上下的干劲,玄黄的地标振兴之路,一定能走得稳、走得远。

回到促进会办公室,翟靖远把《玄黄物产记》放在桌上,摊开九镇产业台账,在扉页上写下:“承祖志,联九镇,兴地标,富百姓。”

灯光下,这行字格外醒目,像一颗种子,在玄黄的土地上,悄悄扎下了根。

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

小编推荐

最新小说

最新资讯

标签选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