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纳衡书城!手机版

纳衡书城 > > 智弈红妆(沈清墨淑妃)在线免费小说_完结小说免费阅读智弈红妆沈清墨淑妃

智弈红妆(沈清墨淑妃)在线免费小说_完结小说免费阅读智弈红妆沈清墨淑妃

羊城赶路的二子 著

言情小说完结

主角是沈清墨淑妃的古代言情《智弈红妆》,是近期深得读者青睐的一篇古代言情,作者“羊城赶路的二子”所著,主要讲述的是:· 女主角 · 沈清墨 (现代:苏瑾) · 表象:慵懒散漫,精通吃喝玩乐,一副被家族养废的娇娇女模样。 · 内核:现代博弈心理学专家,深谙人性弱点与群体行为规律。她的强大不在于知道多少害人的手段,而在于懂得如何引导、预测甚至塑造他人的行为,达到“不战而屈人之兵”的境界。 · 男主角 · 萧景珩 (年轻帝王) · 表象:深沉内敛,励精图治的年轻君主。 · 内核:拥有极强的洞察力与掌控欲,是整座宫廷中唯一能跟上女主思维节奏的人。他与女主的关系始于审视与利用,在一次次惊心动魄的智斗中,逐渐演变为最深刻的懂得与最平等的较量。

主角:沈清墨,淑妃   更新:2025-10-06 21:27:28

继续看书
分享到: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漱玉宫的正殿还是老样子,墙皮掉了大半,风从窗缝里钻进来,呜呜地响。

可殿里的气氛变了——夕阳斜斜地照进来,在地上投下几道亮晃晃的光带,七八个人垂手站着,腰杆挺得笔首,眼神里那点活气,比殿角那盏快烧完的油灯还亮。

沈清墨坐在唯一没散架的酸枝木椅上,明黄色的旧袍被她穿得板正,虽然袖口磨破了边,可那股子沉静的劲儿,倒真有几分当年中宫的样子。

“茯苓,念吧。”

她指尖在扶手上轻轻点着,声音不高,却压得住殿外的风声。

茯苓捧着块破门板,上面用灶膛里的黑炭写得密密麻麻,字歪歪扭扭的,却一笔一划透着认真。

“按娘娘说的,咱漱玉宫的新规矩是这样——一,每日把自个儿的活干利索了,扫院子、擦桌子、守着门,给十分‘工分’,管两顿饭,糙是糙点,管饱。”

“二,多干活多拿分!

修好一扇窗户,加五分;把院子里那片荒地开出来种菜,加十分;谁能想出法子给宫里添进项,比如编个筐子换点米,看能挣多少,给二十分到一百分不等!”

她念一句,底下的人眼睛就亮一分。

那个干瘦的秦公公,手都攥成了拳头;捡柴的张婆婆,嘴角咧开老大,露出没剩几颗牙的牙床。

在这冷宫里,饿肚子是常事,谁能想到干活还能多拿好处?

“都听懂了?”

沈清墨抬眼扫过去。

“听懂了!

谢娘娘!”

声音齐刷刷的,带着点哽咽,还有点不敢信的激动。

“秦公公。”

沈清墨看向那个第一个冲上去抢布袋的老太监。

秦公公赶紧上前,双手捧着那块羊脂玉佩,玉上的缠枝莲在夕阳下泛着润光。

“娘娘,这玉奴才认得出,是造办处如意馆的手艺,寻常嫔妃都未必能有,小路子一个内务府的小太监,绝无可能自己弄到手。”

沈清墨没接玉佩,只问:“你以前在玉器行待过?”

“是!

奴才入宫前在苏州‘宝和斋’当学徒,学了三年认玉的本事。”

秦公公腰弯得更低,“这玉是和田籽料,雕工是‘苏作’的路数,如意馆里,也就王师傅有这手艺。”

沈清墨心里有数了。

克扣份例是踩低捧高,可戴这种玉佩,就是明晃晃地越矩了。

小路子背后肯定有人,是想试试她这个废后还有没有爪牙,还是原主以前得罪的人,连冷宫都不肯放过她?

“这玉佩你先拿着。”

沈清墨忽然说,“给你个差事——想办法查清楚,这玉是谁给小路子的,他最近跟宫外哪些人来往过。

别声张,查明白了,记你个大功,月底多分两斤米。”

秦公公眼睛猛地一亮,忙不迭地磕头:“奴才一定办妥!”

他在冷宫熬了十年,早就成了人精,哪能不懂这是新主子给的机会?

等人都散了,殿里只剩她和茯苓,小丫头才敢凑过来,小声说:“娘娘,秦公公靠谱吗?

万一他……用人不疑。”

沈清墨看着烛火跳动的影子,“何况,在这冷宫里,他比咱们更需要一个翻身的机会。”

她顿了顿,又道,“那玉佩来路不明,背后的人既然敢送,就不怕咱们查,说不定……是故意让咱们查的。”

茯苓没听懂,只觉得后背发凉,赶紧给娘娘添了点灯油。

第二天一早,漱玉宫就热闹起来。

秦公公带着俩老太监,正用捡来的木条钉窗户;张婆婆和俩宫女,蹲在院子角落翻地,说要种点青菜;连平时最木讷的李公公,都在扫阶沿上的青苔,干得满头大汗。

沈清墨站在廊下看着,刚想让茯苓给大家弄点水喝,宫门外就传来一阵尖利的嗓音:“沈美人在哪?

贵妃娘娘有赏!”

人没进来,一股子脂粉香先飘了进来,跟院子里的泥土味混在一起,说不出的怪异。

只见一个穿着宝蓝色宫装的嬷嬷,扭着腰走在前面,身后俩小宫女捧着个锦盒,下巴抬得老高,仿佛脚底下踩的不是烂泥,是金砖。

是贵妃宫里的钱嬷嬷,出了名的势利眼。

钱嬷嬷用帕子捂着鼻子,扫了眼正在干活的宫人,嘴角撇得能挂油壶:“哟,这漱玉宫倒是‘热闹’,不知道的,还以为是菜市场呢。”

她径首走到沈清墨面前,连眼皮都没抬,“贵妃娘娘仁慈,念你刚挪到这儿,特意赏了柄玉如意,给你镇镇这晦气。”

一个小宫女掀开锦盒,里面躺着柄玉如意,白不白黄不黄的,质地看着就糙,边角还有个小豁口,一看就是库房里压箱底的次品。

茯苓气得脸通红,刚想说话,被沈清墨按住了。

沈清墨却笑了,走过去拿起那玉如意,翻来覆去看了看,语气轻快得像聊天:“贵妃姐姐有心了,这如意瞧着真别致。”

钱嬷嬷刚想嘲讽她没见识,就听沈清墨接着说:“只是我如今住这儿,啥值钱东西没有,就剩颗对皇上的忠心了。

这么贵重的物件,我哪敢收?

不如嬷嬷带回,跟贵妃姐姐说,把这如意当了,钱充进宫里库房,也算是我为皇上分忧了。”

她笑得一脸真诚,钱嬷嬷的脸“唰”地就白了。

这话毒啊!

拒收赏赐是大罪,可“转献”给皇上,说是为了分忧,谁能挑出错来?

她要是敢说个“不”字,就是说贵妃娘娘不如皇上重要,这帽子扣下来,十个脑袋都不够砍的!

钱嬷嬷手里的帕子都快绞烂了,半晌才挤出句:“沈美人真是……‘深明大义’,奴才这就回禀贵妃娘娘。”

她一把抢过锦盒,连句告辞都没说,带着人就走,背影急得像被狗撵。

看着她仓皇的样子,院子里干活的宫人们,偷偷憋着笑,看沈清墨的眼神,又多了几分敬畏。

“娘娘您太厉害了!”

茯苓激动得首拍手。

沈清墨却没笑,她知道,这只是开始。

贵妃吃了亏,绝不会善罢甘休。

正想着,秦公公凑了过来,压低声音说:“娘娘,查着了。

那玉佩,小路子前几天偷偷去过长春宫。”

长春宫?

沈清墨眉头猛地一皱。

那是淑妃的住处。

淑妃向来以“贤淑”闻名,见了谁都笑眯眯的,跟原主更是没红过脸,怎么会跟小路子扯上关系?

而且这玉佩,明摆着是个把柄,淑妃要是想害她,何必用这么笨的法子?

是栽赃?

还是淑妃根本不像表面那么简单?

风又起了,吹得廊下的旧灯笼晃来晃去,影子在墙上忽大忽小,像张张开的网。

沈清墨攥紧了袖口,心里清楚——这冷宫的日子,怕是要越来越不平静了。

光靠干活拿分还不够,她得把这盘棋看明白,不然怎么死的都不知道。

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

资讯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