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纳衡书城!手机版

纳衡书城 > > 掌中河山传阿文周平热门的小说_免费小说掌中河山传(阿文周平)

掌中河山传阿文周平热门的小说_免费小说掌中河山传(阿文周平)

文智武公 著

穿越重生完结

穿越重生《掌中河山传》,讲述主角阿文周平的爱恨纠葛,作者“文智武公”倾心编著中,本站纯净无广告,阅读体验极佳,剧情简介:后晋天福年间,书生阿文穿越乱世,凭“乱世生存系统”助流民村筹粮御敌,结盟土城守将张将军抵契丹、抗节度使压迫。十年间,他兴农冶铁、练民兵、扩势力,周旋于藩镇与外敌间,从护一村的布衣,成长为庇佑万民的雄主,终在战火中筑就秩序,建起属于自己的“掌中河山”。

主角:阿文,周平   更新:2025-10-07 20:57:42

继续看书
分享到: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后晋天福七年,腊月二十五,雪终于小了些,天地间蒙着一层薄薄的白霜,寒风吹在脸上,依旧像刀子割般疼。

流民村的土场上,天刚蒙蒙亮就聚满了人。

周平带着十个士兵如约而至,士兵们背着空粮袋,腰间佩着环首刀,站姿整齐,与之前劫掠村民的散兵截然不同。

阿文早己让村民们备好热水和炒粟米饼,见周平来了,立刻迎上去:“周校尉,辛苦各位兄弟了,快暖暖身子再出发。”

周平接过陶碗,喝了口热水,目光落在阿文身后——十几个村民背着竹筐,筐里放着镰刀和麻布,王虎手里还提着两把磨得发亮的柴刀。

他挑眉问道:“李书生,这是要去采草药?”

“正是。”

阿文指着竹筐,“昨天跟校尉提过山里有草药,我夜里整理了些辨别方法,让村民们跟着学学,既能采粟,又能采些草药给军中换药,也算是咱们村给将军尽份力。”

说着,他递过去一张糙纸,上面用炭笔画着防风、黄芩的图样,旁边还标注着“治风寒止血”的字样。

周平接过纸,仔细看了看,越看越惊讶——纸上的草药图样虽简单,却标注得明明白白,连叶片的纹路、根茎的颜色都写得清楚,比军中郎中画的还易懂。

他忍不住看向阿文:“这些都是你夜里画的?

你还懂医术?”

“略懂皮毛,以前读医书时记过些,能不能用,还得靠校尉和将军品鉴。”

阿文没把话说满,心里却清楚,这是系统兑换的“草药辨别手册”起了作用,那些精准的标注,都是手册里的内容。

一行人分两队出发:王虎带着五个村民和五个士兵去采野粟,沿着昨天踩熟的小路走,确保安全;阿文则带着剩下的村民和周平、另外五个士兵去采草药,目标是黑虎山北坡的向阳处——手册里说,那里背风,草药长得更茂盛。

往山里走的路上,周平忍不住问:“李书生,你怎么确定北坡有草药?

这大雪天的,草都冻枯了吧?”

“校尉放心,”阿文指着路边的一处土坡,“您看这丛草,虽看着枯了,但根还活着,这种草叫‘白头翁’,根能治痢疾,军中将士常年行军,最容易得这病。”

他蹲下身,用镰刀小心地刨开冻土,露出一节褐黄色的根茎,根茎上还带着细小的绒毛,正是手册里描述的白头翁。

周平凑过去看了看,又让身边的士兵挖了几株,果然和阿文说的一样。

他心里对阿文的敬佩又多了几分——这书生不仅懂陷阱、懂农桑,连草药都识得,倒像是个全才。

走到北坡时,太阳己经升得老高,雪在阳光下慢慢融化,空气里带着泥土和草药的清香。

阿文按照手册里的方法,教村民们辨别草药:“找黄芩要看根茎,断面发黄的才有用;防风的叶子像羽毛,根是圆柱形的,别跟柴胡弄混了……”村民们学得认真,遇到不确定的,就拿着草药问阿文,阿文都一一解答,连周平带来的士兵都忍不住凑过来听。

到了正午,竹筐里己经装满了草药,周平让士兵们把草药分类装好,又去和王虎汇合。

王虎那边的收获也不小,二十多袋野粟堆在地上,足有六石多。

看着堆得像小山似的野粟和草药,村民们脸上都露出了笑容——有了这些,过冬的粮又多了几分指望。

往回走的路上,突然传来一阵急促的马蹄声,从土城方向而来。

周平脸色一变,立刻让士兵们握紧刀:“警惕!

可能是散兵!”

阿文也紧张起来,他让村民们把草药和野粟护在中间,自己跟着周平往路边的坡上走。

没过多久,十几个骑兵奔了过来,为首的人身穿锦袍,腰间佩着玉珏,看穿着不像士兵,倒像个官员。

骑兵在离他们不远的地方停下,为首的人勒住马,居高临下地看着周平:“你是张将军麾下的校尉?”

“正是,末将周平。

不知大人是?”

周平拱手行礼,语气带着警惕——这人身穿锦袍,却带着十几个精壮骑兵,一看就不好惹。

“我是河东节度使府的判官,姓刘。”

刘判官扫了一眼地上的野粟和草药,目光最后落在阿文身上,“听说这流民村有个书生,懂设陷阱、识草药?”

阿文心里一沉——河东节度使是石敬瑭的心腹,现在后晋与契丹交好,节度使府的人突然来这里,绝不是偶然。

他上前一步,拱手道:“在下李文,只是略懂些皮毛,让大人见笑了。”

“略懂皮毛?”

刘判官冷笑一声,“张将军倒是好运气,在这么个破村子里还能捡到个能人。

不过,这龙门县归节度使府管,有能人,也该为节度使大人效力。”

他顿了顿,语气变得强硬,“李书生,跟我回节度使府吧,大人不会亏待你的。”

周平立刻上前一步,挡在阿文面前:“刘判官,李书生是我们土城的人,要去节度使府,也得先跟张将军说一声。”

“张将军?”

刘判官挑眉,“一个小小的土城守将,也敢跟节度使府抢人?

周校尉,你最好别多管闲事,免得惹祸上身。”

气氛瞬间紧张起来,士兵们都握紧了刀,骑兵们也拔出了腰间的马刀,眼看就要动手。

阿文心里快速盘算——现在跟刘判官走,肯定是羊入虎口;跟周平硬拼,村民和士兵加起来也不是骑兵的对手。

他必须想个办法化解眼前的危机。

就在这时,阿文突然想起系统光屏上的“威望”点数——昨天完成草药辨别教学后,威望又涨了30点,现在总共60点,系统提示可以兑换“简易行军灶图纸”,说是能快速煮热食,还能节省柴火。

他灵机一动,上前一步,对着刘判官拱手道:“刘判官,在下愿为节度使大人效力,只是眼下还有一事未了。”

刘判官皱眉:“什么事?”

“村里还有些草药没采完,而且我新想了个行军灶的法子,能让将士们在寒冬里快速喝上热汤,还能节省柴火。”

阿文故意提高声音,“若是现在跟判官走,这些草药和法子就浪费了。

不如给我三天时间,我把草药采完,把行军灶的图纸画出来,再亲自送到节度使府,这样既能为大人效力,也不耽误事,您看如何?”

他知道,节度使府最缺的就是实用的东西,行军灶和草药都是军中急需的,刘判官不会轻易放弃。

果然,刘判官犹豫了——他来这里是为了抢人,但若能顺便拿到草药和行军灶的法子,回去也能在节度使面前邀功。

他盯着阿文看了半晌,终于点头:“好!

我给你三天时间,三天后我来这里拿图纸和草药,若是你敢耍花样,我踏平这个村子!”

说罢,刘判官勒转马头,带着骑兵扬长而去。

看着骑兵的身影消失在路尽头,周平才松了口气,擦了擦额头的冷汗:“李书生,你胆子真大,竟敢跟节度使府的人讨价还价。”

“也是没办法。”

阿文苦笑一声,“真跟他走了,咱们村的草药换粮计划就泡汤了,张将军那边也不好交代。”

他心里清楚,这三天只是缓兵之计,刘判官不会善罢甘休,必须尽快想办法跟张将军搭上线,只有靠张将军的势力,才能挡住节度使府的压力。

回到村里,村民们早己听说了路上的事,李老汉拉着阿文的手,满脸担忧:“文小子,那刘判官不是好惹的,三天后可怎么办啊?”

“李伯放心,我己有打算。”

阿文安抚道,“今天采的草药不少,咱们先挑出好的,跟周校尉去土城换粮,顺便见一见张将军,把行军灶的法子告诉将军,让将军知道咱们村的用处,这样将军才会护着咱们。”

周平也点头:“李书生说得对,张将军是个重才的人,你把行军灶的法子献出去,将军肯定会重视你。

我这就带草药去土城,跟将军禀报此事。”

当天下午,周平带着一半草药和阿文画的行军灶图纸,快马加鞭往土城去。

阿文则组织村民们把剩下的草药分类晾晒,又教大家怎么把野粟脱粒、晒干,装袋储存。

土场上,村民们忙碌着,没人再提刘判官的威胁——阿文的镇定,给了大家底气,他们相信,这个年轻的书生,能带着他们熬过这个冬天。

夜幕降临,阿文坐在油灯下,再次打开系统光屏。

“新手任务”的进度条己经到了25%,粟米凑了八石,草药也有了收获,系统还奖励了“体力+1”,现在体力属性己经到了6。

他看着光屏上的“行军灶图纸”,心里清楚,这是他讨好张将军的关键,也是他在这个乱世里,争取生存空间的重要一步。

窗外的风还在吹,但阿文的心里,却比之前更坚定了——他不仅要凑够五十石粟米,还要靠张将军的势力,挡住节度使府的压力,甚至,要在张将军麾下,找到自己崛起的机会。

这流民村,只是他的起点,他要的,是在这个乱世里,一步步搭建属于自己的河山。

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

资讯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