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4年春节,顾三河是跟着师父一起过的。
老套筒没有儿子,只有一个闺女嫁到了邻村,大年初二才能回来看望。
爷爷去世后,‘黄袍加身’的顾庭恩偶尔会来家里看他。
但是之前从来没有交集的人突然变得热情,倒让顾三河有些措手不及。
他不想和汉奸有什么交集,每次都是不冷不热的说几句客套话。
有爷爷的嘱托,顾三河也没想过杀了他,但是交心什么的还是算了吧。
从今年开始,他已经很少去山里打猎了,空间里的猎物堆积如山,哪怕是他最不喜欢吃的野猪也有上百头。
狍子上千头,狗熊四十几头,老虎最少,也有十几只,飞龙什么的更是数不胜数。
反正一辈子是吃不了,这还是他一直严格遵守‘取而不绝’狩猎原则下的收获,由此可见,这个时期的东北是多么的物产丰富。
爷爷去世一周年当天,顾三河起早过去扫墓,远远的就看见一个人怔怔地站在爷爷的墓前发呆。
顾三河内心咯噔一下,急忙跑了过去,结果发现居然是顾庭恩,他还以为是自己的便宜老爹回来了呢。
“庭恩叔,您怎么在这里?”
爷爷生前没说过他们家和顾庭恩有什么交集,对方出现在这里还挺让他意外的。
“是三河子啊!”顾庭恩偷偷抹了把眼泪,“我来看看老蔫叔,你来的挺早啊,最近还好吗?”
“都挺好的!”顾三河回了一句场面话。
顾庭恩也没说话,默默地站在一旁看着顾三河祭拜顾老蔫。
祭拜结束后,二人一起下山,走到分岔口的时候,顾三河先开口:
“庭恩叔,我先走了哈,谢谢您还记得爷爷!”
说完,他暗暗松了口气,还没等抬腿就被顾庭恩喊住了。
“三河子,要是家里遇上什么难事解决不了的话,就到我家留张纸条。”
顾三河停下脚步,望向顾庭恩远去的背影,他现在越来越看不透这个人。
“啧~还是读书太少,今天一定要把《金瓶梅》给读完。”
为自己定下目标,顾三河的嘴里哼着歌,蹦蹦跳跳的返回老宅。
“我滴家在东北,松花江上呐啊~”
……
今年冬天又发生了一件事。
老套筒跟人进山围猎,被一头泡篮子(公野猪)撞断了腿。
骨头是接上了,但也不知道是伤的太严重,还是医生的技术有问题,反正两条腿变得一长一短。
伤好以后也不能进山打猎,于是顾三河出师了,不出师不行,师傅她闺女把他接到自己婆家那边休养了。
就这样,老套筒的汉阳造再次回到顾三河的手里,当然也包括灰狗子洞里的东西。
师父离开以后,顾三河来到灰狗子的洞府,将师父说的宝贝取出来,原来是一张玄铁弓。
玄铁弓重愈百斤,顾三河使出浑身力气也只能开半弓,估计全弓的拉力应该有3石,恐怕也只有西楚霸王来了才能拉得动。
“拿来健身刚好!”顾三河心想。
要是让老套筒知道顾三河准备把玄铁弓当成健身器材使用,估计能一巴掌扇死他。
先有爷爷年迈离世,又有师父断腿残疾,顾三河学医的想法越来越强烈。
这个年代没有医保,没有什么主任医师,副主任医师,就更别提什么多学科会诊,科学化医疗。
普通人生病,小病只能挺着,挺过去就活,挺不过就死。
要是得了重病,没钱只能等死,就算不差钱,万一遇上个二把刀,也只能求菩萨保佑。
“学医,必须学医!”
整个冬天,顾三河拜访了十里八乡的所有大夫。
有点名气的人家不收徒,剩下的都是些粗通药理的赤脚医生,甚至都不如他懂得多呢。
得!只能自学了!
好在他收藏的书籍里有不少医书医案,自学了几个月之后,至少看个头疼脑热的病不成问题。
“书中果然有黄金屋!”
1945年春分,时隔多日,顾三河再次进山。
这次进山不为打猎,而是采药。
最近,他正在跟县里药铺的老掌柜学习辨认药材。
大兴安岭的药材很多,人参自然是最普世的,除此以外,天麻、防风、赤芍药、黄精、草苁蓉、五味子等,都是经常用来入药的。
以前进山,他只关注那些动物,却忽视了这些有用的药材。
现如今接触到这一行,顿时便觉得大山里真的到处都是宝贝。
进山一上午的时间,五十年以上的人参他就采了十几株,百年以上的也有两株,这都是无价之宝啊!
回到老宅,先把今天采到的药材分门别类,然后再按照药性的不同或晾晒、或切片、或研磨。
日子过得很充实,虽然偶尔也会感到孤单,但他还是挺享受的。
1945年8月15日。
顾三河今天哪都没有去,一直守在收音机前,等待《终战诏书》的发布。
虽然这不是鬼子的投降书,但从今天开始,东北就不再是沦陷区。
东北人民终于能光明正大的吃上自己种的大米了。
沉淀两年,顾三河决定这段时间出去转一转。
鬼子虽然投降了,但是东北最初的受降仪式却是由毛熊国代受的,之后才由gmd全面接收。
毛熊和鬼子交接,这不相当于刚出虎穴又入狼窝嘛!
眼下正是东北最混乱的时刻,也是顾三河浑水摸鱼的好机会。
他昼伏夜出,不断活跃在东北最大的几个工业城市之间,用空间收取了大量的物资。
不过一个人的能力终究有限,看着毛熊国将东北工厂里的设备用火车一趟又一趟的拉走,他才深深体会到什么叫做弱国无外交。
“有机会一定要去毛熊国那边搞一波零元购,太特么欺负人了!”
10月中旬,顾三河风尘仆仆的赶回潜龙村,还没来得及整理这段时间得到的物资,村长就找上门来。
“三河子,这段时间你跑哪去了?”
“哦,我去师父那边串门,大山叔找我啥事啊?”
“啊,没啥大事,这不是鬼子投降了嘛,以前小鬼子扣押的信件都给送回来了,这些都是寄给你二叔的,我也找不到他,只能给你送过来了。”顾大山递给他几个信封。
“对了,有一封是最近寄来的,你仔细看看,我掂量着信封里应该有不少大洋。”
说完,顾大山便离开了。
送走村长,顾三河仔细查看了一下全部信件。
收信人都是二叔顾庭宇,寄信人一栏却是空着的。
“也难怪鬼子会扣留这些信。”
一共有6封信,其中5封已经被拆开了,信倒是都还在。
先看已经拆开的那几封信,果然是顾三河那个便宜老爹寄回来的家书。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