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纳衡书城!手机版

纳衡书城 > > 重生七零:从江南小贩到商界传奇(林晚林枫)在线免费小说_完整版免费小说重生七零:从江南小贩到商界传奇(林晚林枫)

重生七零:从江南小贩到商界传奇(林晚林枫)在线免费小说_完整版免费小说重生七零:从江南小贩到商界传奇(林晚林枫)

慕霞落清渊 著

言情小说完结

长篇现代言情《重生七零:从江南小贩到商界传奇》,男女主角林晚林枫身边发生的故事精彩纷呈,非常值得一读,作者“慕霞落清渊”所著,主要讲述的是:[年代 穿越 双强 经商创业 智商在线 逆袭 暴富 高考] 现代女强人林枫猝死穿书,成了 1977 年江南穷丫头,家徒四壁还成分差! 但她自带商业 buff: 卖改良小吃赚第一桶金; 啃书本考进上海名校; 抓改革机遇搞外贸、办工厂! 从躲着卖鸡蛋到怼翻资本大佬,从填不饱肚子到成商业巨鳄. 林晚:时代风口上,我凭本事当传奇!

主角:林晚,林枫   更新:2025-10-23 08:54:52

继续看书
分享到: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心绪不平的林晚把自己关在房间里,把帆布包兜底一倒,“哗啦”一声,零碎东西摊满床。

几件打补丁的换洗衣服、一本红宝书、一个掉了漆的搪瓷缸、一支快用完的牙膏、几张皱巴巴的毛票和几两粮票……寒酸得让她心头发紧。

这就是“林晚”的全部家当。

她坐到床边,闭上眼,开始疯狂地检索记忆。

不是“林晚”的记忆,而是属于“林枫”的记忆宝库。

关于“恢复高考”,关于“1977年”,关于这个时代的一切历史碎片和信息。

印象逐渐清晰:1977年的高考,的确是历史上一次前所未有的破格之举,但“政审”依然存在,家庭出身依然是敏感问题。

然而,时代己经变了,反革命分子被粉碎,坚冰正在融化。

政策执行层面,必然存在松动的空间和操作的余地。

风险极高,但机遇更大。

总的来说:风险五颗星,收益逆天改命。

结论只有一个:干!

现在问题的关键在于,如何规避风险,抓住机遇。

林晚睁开眼,目光落在床角那个旧木箱上。

她起身打开箱子,里面是几件旧衣服,下面压着几本“林晚”高中时的课本和笔记。

纸张糙得像砂纸,字却工工整整。

她拿起一本数学课本,飞快地翻动着。

里面的内容在她看来,简单得近乎可笑。

高中数学?

她可是常青藤名校的金融数学高材生。

物理、化学……大致浏览一遍,结论相同。

时代的局限使得知识深度有限。

真正的拦路虎是政治——满篇语录和口号,答题必须按既定格式。

语文倒是好办,作文背几篇范文就能套。

最大的变数,仍是报名表上那栏“家庭出身”。

爷爷当过“资本家”,父亲被下放纸盒厂,母亲常年病号——黑五类标签闪闪发亮。

文件说“个人表现为主”,可解释权在人家手里。

她需要信息。

需要了解清河县具体负责此事的部门、人员,以及可能的“操作”空间。

她不能坐等,必须主动出击。

屋里闷得像药罐,低低的啜泣声隔着门板往耳朵里钻。

“都怪咱俩……成分不好,连累闺女…………孩子刚回来,身子还没好利索,就想这些……”是林母的声音,带着哭腔。

“唉……我知道……可是……万一呢?”

林父的声音充满焦虑,“要是因为咱们……耽误了孩子……我……”后面的话语化为了沉重的叹息。

“要不……你去问问……他?”

林母的声音更低,几乎听不见,带着一种小心翼翼的试探。

“他?”

林父的声音陡然提高,又猛地压下去,充满了难堪和抗拒,“当年……咱们家出事……他躲得最快……现在怎么有脸去求……可……可现在不一样了……为了阿晚……你就低一次头……不行吗?”

林母近乎哀求。

他?是谁?不管他是谁。

一个能在关键时刻抛弃了林家的故交?

就算现在可能在某些岗位上,能说得上话?

也不见得他就能帮他们这个忙。

而且她不会要靠父亲屈辱换来的希望。

靠别人低声下气?

不可能。

林晚猛地拉开房门。

父母同时噤声,像做错事的孩子。

“爸,妈,我的事我自己办。”

“你自己?

你能有什么办法?”

林父脱口而出,语气里是不信和担忧。

“总要先试试。”

林晚没有多解释,“我出去走走,熟悉一下环境。

好久没回来了。”

林父想要跟着林晚出门,被林母拽住:“让她去撞一撞吧,总比咱俩低声下气强。”

她需要实地勘察。

去县革委会?

还是教育局?

总得有一个地方能贴出正式的通告,或者有工作人员可以咨询。

她必须亲眼看,亲耳听,评估第一手信息。

林母追上去,把藏在针线笸箩最底层的小布包掏出来——里头是仅剩的一块三毛八分钱,皱巴巴的毛票里还卷着一枚五分硬币,她一股脑塞进林晚手里:“都拿着。”

她抬脚就往外走,顺手把门带上,隔绝了父母的愕然。

午后的小巷比上午更热闹。

几个婶子蹲在门槛上剥毛豆,见她出来,声音陡然拔高:“哟,老林家的闺女回来了?

听说插队累出一身病?”

“成分不好,回来也难啊……”林晚脚步不停,只抬眼一扫,精准锁定巷口电线杆上新贴的一张黄纸:关于1977年高等学校招生报名工作的初步通知右下角盖着“清河县革命委员会教育组”大红章。

来了!

她快步上前,却在距离公告三步远的地方被一道人影挡住。

“林晚?”

街道居委会王爱华副主任,西十出头,嗓音比广播还亮,“病退知青要安心休养,乱跑什么?”

林晚余光扫过围观群众,瞬间切换“无害乖巧”表情。

“王主任,我刚回来,想学习最新指示,怕跟不上形势。”

王爱华冷哼:“你们家情况特殊,别添乱。”

“正因为特殊,才更要主动靠拢组织。”

林晚声音软,却句句带钩子,“王主任,您看这条——”她指尖点向黄纸第三条:“‘重在个人表现’,是不是说家庭出身不再是唯一标准?”

王爱华被当众提问,脸色微变,想含糊过去。

林晚不给她机会,继续微笑:“您最懂政策,要不给我解读解读?

免得我无知犯错,连累街道评比先进。”

一顶高帽+一个软钉子,王主任骑虎难下。

围观婶子们竖起耳朵。

王爱华只能硬撑:“咳……理论上可以报名,但政审环节很严,你爷爷那档子事……谢谢主任!”

林晚立刻弯腰鞠了个90度躬,声音清脆,“我这就回家写思想汇报,明天交到居委会,请组织考验我!”

王爱华:???

她原本只想敲打,没想到对方反手把“写汇报”变成“街道必须接收”。

不收,就是打压进步青年;收了,就得真给她报名。

林晚目的达成,转身就走。

背后传来婶子们兴奋的窃窃私语:“老林家丫头,好像不一样了……”她嘴角一翘,大步向巷口走去。

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

资讯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