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纳衡书城!手机版

纳衡书城 > > 雪线来信林野苏念完本完结小说_热门小说排行榜雪线来信林野苏念

雪线来信林野苏念完本完结小说_热门小说排行榜雪线来信林野苏念

关州的沈重阳 著

其它小说完结

日久生情《雪线来信》,男女主角分别是林野苏念,作者“关州的沈重阳”创作的一部优秀作品,纯净无弹窗版阅读体验极佳,剧情简介:苏念,一位年轻坚毅的护林员,在父亲失踪后,独自坚守在雪山护林站,怀揣着对父亲的思念和对雪山的热爱,守护着这片净土。林野,原本是货运站的工作人员,一次偶然与苏念相遇,被她的执着与雪山的神秘所吸引,毅然辞去工作,来到护林站成为记录员。 在寻找苏念父亲留下的护林员铜铃碎片的过程中,他们携手走过每一处山川。从发现珍贵的粉花杜鹃,到共同种下象征希望的“念野松”;从救助迷路的小狐狸,到记录每一次巡山的珍贵瞬间,他们的情感在雪山的滋养下逐渐升温 。

主角:林野,苏念   更新:2025-09-21 02:12:49

继续看书
分享到: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林野抱着苏念的瞬间,雪粒落在她红色棉袄的肩头,竟像是被体温烘化了,顺着布料的纹路晕开小小的湿痕。

他能清晰地闻到她发间带着的松针清香,那是雪山深处独有的味道,混杂着铜铃淡淡的金属气息,不是幻觉里的冰冷,是真实的、带着温度的存在。

“林老师,你怎么哭了?”

苏念抬手,指尖轻轻碰了碰他的脸颊,她的手指冻得发红,却带着暖暖的力道,“是不是雪太大,迷了眼睛?”

林野猛地回神,才发现自己的眼泪早己经打湿了衣襟。

他连忙抹了把脸,把涌到喉咙口的哽咽咽下去,笑着摇头:“没有,是太阳太晃眼了。”

他抬头看向垭口上方,刚才还被云层遮住的太阳,此刻竟完全露了出来,金色的光洒在雪地上,反射出细碎的光点,像是撒了一地的星星。

风也小了些,不再像刚才那样带着刀子似的寒意,反而有了点初春的温柔。

苏念拉着他的手,往垭口旁边的一块避风石后走。

石头很大,能挡住大部分的风,石面上积着一层薄雪,苏念蹲下来,用手拂去雪,露出下面平整的岩石:“林老师,你坐,我给你看个东西。”

她从棉袄口袋里掏出一个小小的布包,蓝布面,上面绣着和她领口一样的山茶花,针脚还是歪歪扭扭的。

她小心翼翼地打开布包,里面放着的,正是那只完整的铜铃,还有一块小小的、磨得发亮的石头,石头上刻着一个“归”字。

“这是我在石室里找到的。”

苏念拿起石头,递到林野面前,“阿爸的日记里写过,他说望归垭的石头上,刻着‘归’字的地方,就是春天最早来的地方。

我找了好久,终于在昨天找到了。”

林野接过石头,指尖抚过上面的刻痕,很深,像是用刀一点点凿出来的,边缘己经被岁月磨得光滑。

他想起苏念笔记本里写的“阿爸说,望归垭的雪化了,就是春天”,原来这不是她的幻想,是她阿爸真的留下过的话。

“你怎么会在这儿?”

林野终于问出了心里的疑问,“我在冰缝里看到了你的笔记本,最后一页写着……写着我等不到正月十五了,对不对?”

苏念笑了笑,拿起铜铃晃了晃,“那是我掉进冰缝的那天写的,当时脚崴了,又冷又饿,以为自己真的要不行了。

可是后来,我听见了铜铃的声音,就在冰缝深处,我跟着声音走,就找到了那个石室。”

她顿了顿,眼神飘向远处的雪山,像是在回忆当时的情景:“石室里有阿爸留下的帐篷和干粮,还有那半只铜铃。

我在石室里住了半个月,脚好了以后,就背着东西往望归垭走。

我记得和你约定的是正月十五,可我怕你找不到我,就提前来了,每天都在垭口等你。”

林野的心像是被温水泡过,又暖又软。

他看着苏念冻得通红的小脸,想起她一个人在冰缝里挣扎,在石室里等待,在垭口顶着风雪盼着他来,鼻子又开始发酸。

“傻孩子,”他伸手摸了摸苏念的头,“怎么不早点想办法下山?

你姑姑和我都快急死了。”

“我想等找到完整的铜铃再下山。”

苏念低下头,手指轻轻摩挲着铜铃,“阿爸走的时候,我才十岁,他说等我找到完整的铜铃,他就会回来。

我知道他可能……可能不会真的回来,但我想完成他的心愿,也想让你看看,我做到了。”

林野把她手里的铜铃和自己背包里的半只铜铃放在一起,两只铜铃挨在一起,阳光照在上面,泛着金色的光。

他轻轻一晃,完整的铜铃发出清脆的“叮铃”声,半只铜铃也跟着发出微弱的回响,像是父女俩跨越时空的对话。

“你阿爸肯定看到了,”林野轻声说,“他知道你找到了铜铃,知道你很勇敢,也知道你等到了我。”

苏念抬起头,眼睛里闪着光,像是含着星星:“真的吗?”

“真的。”

林野点点头,指了指远处的雪山,“你看,太阳出来了,雪开始化了,春天就要来了,这就是你阿爸说的,归期到了。”

苏念顺着他指的方向看去,雪线以下的针叶林上,积雪正在慢慢融化,露出深绿色的枝桠,像是给雪山镶上了一道绿边。

风里带着一丝湿润的气息,不再是冬天的干冷,而是春天的温柔。

“我们该下山了。”

林野站起身,把两只铜铃放进布包,递给苏念,“你姑姑还在青坪村等你,她很担心你。”

“嗯!”

苏念用力点头,把布包紧紧抱在怀里,像是抱着全世界最珍贵的东西。

他们顺着垭口的小路往下走,苏念走在前面,脚步轻快,像是一只归巢的小鸟。

她时不时回头,朝林野挥挥手,铜铃在她怀里轻轻晃动,发出“叮铃”的响声,和脚步声、积雪融化的“滴答”声混在一起,像是一首欢快的歌。

走了大概一个小时,他们遇到了一支护林队。

护林队的队长是个西十多岁的男人,叫张叔,曾经和苏念的阿爸一起巡过山。

他看到苏念时,眼睛一下子红了,快步走过来,声音都在发抖:“念念,你终于回来了!

你姑姑天天来护林站问你的消息,我们找了你好几个月……张叔,我没事。”

苏念笑着说,“我找到了阿爸的铜铃,还等到了林老师。”

张叔看向林野,感激地拍了拍他的肩膀:“多亏了你啊,小林老师,要是你没来,这孩子还不知道要在山里待多久。”

林野笑了笑,没说话。

他知道,不是他找到了苏念,是苏念的坚持和他们之间的约定,指引着他们在垭口相遇。

护林队给他们带来了热乎的馒头和热水,苏念吃得很香,边吃边给张叔讲她在山里的经历,讲她掉进冰缝的惊险,讲她在石室里发现的秘密,讲她每天在垭口等林老师的日子。

张叔听得眼眶发红,时不时叹气,说:“你这孩子,真是随了你阿爸,一样的倔,一样的执着。”

休息了一会儿,他们跟着护林队一起往下走。

护林队的队员们帮他们背着背包,苏念走在中间,被大家护着,像是个小宝贝。

林野走在最后,看着苏念的背影,心里充满了踏实的感觉。

走到青坪村的时候,己经是下午了。

苏念的姑姑站在村口的土坡上,远远地看到苏念,就像疯了一样跑过来,一把抱住她,哭得撕心裂肺:“念念,我的念念,你终于回来了!

姑姑还以为再也见不到你了……姑姑,我回来了。”

苏念也抱着她,眼泪掉在她的肩膀上,“我找到阿爸的铜铃了,你看。”

她从布包里拿出两只铜铃,递给姑姑。

姑姑接过铜铃,手指颤抖着,一遍又一遍地摩挲着,眼泪滴在铜铃上,晕开了上面的灰尘。

“你阿爸要是知道,肯定会很高兴的。”

姑姑哽咽着说,“我们把铜铃埋在你阿爸的坟前,让他也看看,他的女儿长大了,勇敢了。”

苏念点点头,眼睛里带着坚定的光。

那天晚上,青坪村的村民们都来给苏念接风。

大家围着篝火,烤着土豆和馒头,苏念给大家讲她在山里的经历,讲她和林老师的约定,讲望归垭的太阳和化了的雪。

村民们听得很入神,时不时有人抹眼泪,也有人为她鼓掌。

林野坐在篝火边,看着苏念被大家围着,笑得那么开心,心里也暖暖的。

他想起自己刚来澜沧江货运站的时候,总觉得日子过得枯燥又乏味,首到收到苏念的信,踏上寻找她的路,才明白有些约定,有些牵挂,能让平淡的日子变得闪闪发光。

第二天一早,林野要回澜沧江货运站了。

苏念和她的姑姑送他到村口,苏念把那个绣着山茶花的布包递给她:“林老师,这个给你,里面有一块望归垭的石头,还有我画的铜铃,你想我的时候,就看看它。”

林野接过布包,紧紧抱在怀里:“我会的。

等开春了,我再来看你,带你去澜沧江看看。”

“嗯!”

苏念用力点头,“我等你,林老师。”

林野转身,朝着县城的方向走去。

他走了几步,回头看了一眼,苏念还站在村口,朝着他挥手,红色的棉袄在雪地里格外显眼,像是一朵盛开的山茶花。

他笑着挥了挥手,转身继续往前走。

阳光洒在他的身上,暖洋洋的,怀里的布包带着苏念的体温,还有铜铃淡淡的气息。

他知道,这次的雪山之行,不仅让他找到了苏念,也让他找到了心里的“归处”——那些藏在平凡日子里的约定和牵挂,就是最珍贵的温暖。

回到澜沧江货运站的时候,老周正在门口等他。

看到他回来,老周笑着迎上来:“小林,你可算回来了!

站长都问了好几次了,说你再不回来,货运站的调度都要乱套了。”

林野笑了笑,把怀里的布包小心翼翼地放进背包:“让大家担心了,我这就去跟站长报道。”

走进调度室,煤炉里的火还烧得很旺,玻璃上的雾己经散了,能看到外面的雪山。

林野走到窗边,看着远处的雪山,想起望归垭的太阳,想起苏念的笑容,想起铜铃清脆的响声。

他从背包里拿出布包,打开,里面的石头和画静静地躺在里面。

石头上的“归”字在阳光下泛着光,画纸上的铜铃画得歪歪扭扭,却充满了童真。

林野把布包放在抽屉里,锁好。

他知道,这是他和苏念之间的约定,也是他心里最温暖的牵挂。

从那以后,每年春天,林野都会去青坪村看苏念。

他们一起去望归垭,看雪化后的山林,听铜铃在风中作响;一起去澜沧江,看江水奔腾,听货运站的火车鸣笛。

苏念也渐渐长大了,她考上了县里的高中,后来又考上了林业大学,成了一名真正的护林员,就像她阿爸和她小时候梦想的那样。

她经常给林野写信,信里写着雪山的故事,写着铜铃的响声,写着春天到来的消息。

林野也还在澜沧江货运站工作,只是他的抽屉里,永远放着那个绣着山茶花的布包,里面的石头和画,还有那两只铜铃的故事,成了他平凡日子里最珍贵的光。

有时候,他会想起那个飘着雪的十二月,他收到那封来自雪线的信,踏上寻找苏念的路。

他知道,那封信不仅是苏念的约定,也是命运的指引,让他在雪山深处,找到了最温暖的归处。

而望归垭的铜铃,还在风中作响,像是在告诉每一个路过的人,只要心怀约定,只要坚持等待,春天总会来,归人总会回。

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

资讯推荐